万向娱乐除湿机厂家

知识百科
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栏目:知识百科 时间:2023-01-03 14:00:52

  1.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背景技术:2.恒温恒湿试验箱也称恒温恒湿试验机、恒温恒湿实验箱、可程式湿热交变试验箱、恒温机或恒温恒湿箱,用于检测材料在各种环境下性能的设备及试验各种材料耐热、耐寒、耐干、耐湿性能。适合电子、电器、手机、通讯、仪表、车辆、塑胶制品、金属、食品、化学、建材、医疗、航天等制品检测质量之用。3.目前,在使用恒温恒湿试验箱时,由于其内部自带水箱的容量较小,因此,需要定时的通过人工对试验箱的内部进行补水,比较费时费力,并且在人工进行补水时,无法控制补水的量,容易在补水过程中造成水箱中的水溢出,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可能造成试验箱内部元器件的受潮,进而造成其损坏。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水箱进行补水时,需要人工补水,进而比较费时费力的问题。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包括:7.底座;8.试验箱,所述试验箱设置于所述底座上;9.水箱,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试验箱的内部;10.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的一侧,并且试验箱内部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浮板,所述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触块;11.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试验箱的一侧,所述水泵的底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箱的内部连通,所述水泵的一侧连通有长管;12.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底部均通过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长管的一端与所述蓄水箱的内部连通。13.优选地,所述蓄水箱的另一侧连通有排污管,并且蓄水箱的正面设置有水位尺。14.优选地,所述试验箱的正面设置有散热网,所述蓄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5.优选地,所述蓄水箱内部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蓄水箱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所述盖板并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内部。16.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底部接触于所述蓄水箱的顶部,所述蓄水箱的两侧均开设有卡紧槽,所述盖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部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件,所述卡紧件的一侧贯穿所述固定盒并延伸至所述卡紧槽的内部。17.优选地,所述固定盒内部的两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动板的内部均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杆的外表面,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挤压弹簧。18.优选地,所述滑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盒并延伸至所述固定盒的外部,所述操作杆延伸至所述固定盒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清洗滚筒。1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该装置能够对试验箱中的水箱进行自动补水,避免人工补水的费时费力,通过设置的水泵,使得水能够自动抽取到水箱中,并且通过设置的浮板在水位上升的过程中,使得接触块触碰到触发开关,进而能够及时的关闭水泵,停止补水,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需人工补水的费时费力,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3.图3为图2所示的固定盒的剖视示意图。24.图中标号:1、底座,2、试验箱,3、水箱,5、触发开关,6、浮板,7、接触块,8、水泵,9、进水管,10、长管,11、蓄水箱,12、排污管,13、水位尺,14、散热网,15、控制面板,16、卡紧槽,17、盖板,18、电机,19、转动轴、20、卡紧槽,21、固定盒,22、滑动板,23、卡紧件,24、滑杆,25、挤压弹簧,26、操作杆,27、控制把手,28、清洗滚筒。具体实施方式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26.第一实施例27.请结合参阅图1,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包括:28.底座1;29.试验箱2,所述试验箱2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30.水箱3,所述水箱3设置于所述试验箱2的内部;31.触发开关5,所述触发开关5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的一侧,并且试验箱2内部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浮板6,所述浮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触块7;32.水泵8,所述水泵8设置于所述试验箱2的一侧,所述水泵8的底部连通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的一端与所述水箱3的内部连通,所述水泵8的一侧连通有长管10;33.蓄水箱11,所述蓄水箱11的底部均通过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长管10的一端与所述蓄水箱11的内部连通;34.水泵8电性连接于触发开关5,通过设置的触发开关5用来控制水泵8的停止;35.触发开关5与外界的电源进行连接;36.通过设置的浮板6,随着水位的上升,使得浮板6上的接触块7能够触碰到触发开关5,控制水泵8的关闭,避免补水过多。37.所述蓄水箱11的另一侧连通有排污管12,并且蓄水箱11的正面设置有水位尺13;38.通过设置的水位尺13方便看到蓄水箱中的水位,能够及时进行补水,避免影响对水箱的补水。39.所述试验箱2的正面设置有散热网14,所述蓄水箱1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5;40.控制面板15上设置有水泵8开关,用来控制水泵8的启动以及停止;41.控制面板15与外界的电源进行连接;42.设置的散热网14用来对试验箱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44.在对试验箱中的水箱3进行自动上水时,通过按下控制面板15上的开关,启动水泵8,使得水泵8一侧长管对蓄水箱11中的水进行抽取,通过进水管9的运输,将水运输到水箱3的内部,使得水箱3中的浮板6受到水的浮力,在水箱3中进行向上滑动,进而带动浮板6上的接触块一同随着水位的上升而向上运动,直到接触块7接触到触发开关时,进而将水泵8进行停止,使得蓄水箱11中的水不再向水箱3中进行抽取,进而完成对水箱3的补水。4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46.该装置能够对试验箱中的水箱3进行自动补水,避免人工补水的费时费力,通过设置的水泵8,使得水能够自动抽取到水箱3中,并且通过设置的浮板6在水位上升的过程中,使得接触块7触碰到触发开关5,进而能够及时的关闭水泵8,停止补水,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需人工补水的费时费力,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47.第二实施例48.请结合参阅图2?3,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49.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蓄水箱11内部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6,所述蓄水箱1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17,所述盖板17上设置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9,所述转动轴19的一端贯穿所述盖板17并延伸至所述凹槽16的内部;50.电机18与外界的电源以及控制开关进行连接;51.凹槽16与转动轴19相适配;52.盖板17的形状为u型,使得盖板17能够进行限位,避免盖板17发生位移。53.所述盖板17的底部接触于所述蓄水箱11的顶部,所述蓄水箱11的两侧均开设有卡紧槽20,所述盖板1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盒21,所述固定盒21内部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22,所述滑动板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件23,所述卡紧件23的一侧贯穿所述固定盒21并延伸至所述卡紧槽20的内部;54.卡紧件23与卡紧槽20相适配。55.所述固定盒21内部的两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滑杆24,所述滑动板2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杆24的外表面,所述滑杆24的外表面套设有挤压弹簧25。56.所述滑动板2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操作杆26,所述操作杆26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盒21并延伸至所述固定盒21的外部,所述操作杆26延伸至所述固定盒2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27,所述转动轴1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清洗滚筒28;57.清洗滚筒28上设置有毛刷,在转动轴19的转动下,使得毛刷与蓄水箱11中的内壁进行接触摩擦,进而达到对污渍进行清洗的效果;58.在清理时,通过蓄水箱11右上角的进水管注入一些水,方便毛刷的转动,对内壁上的污垢进行清洗。59.在长期使用后,对恒温恒湿试验箱的水箱3供水的蓄水箱11内会残留有污垢,留有的污垢的量过多,进而影响试验箱的试验,现有在对其进行清理时,比较费时费力,不仅浪费水资源,还使得清洗的效果不理想;60.在进行清洗时,通过将盖板17放入到蓄水箱11的顶部,使得盖板17与蓄水箱11的顶部接触,使得卡紧件23与蓄水箱11上的卡紧槽20在同一水平线上,通过释放控制把手27,在挤压弹簧25的回弹下,推动滑动板22在滑动杆上进行滑动,进而推动滑动板22上的卡紧件23进入到卡紧槽20中进行固定卡接;61.通过启动电机18,带动转动轴19上的清洗滚筒28对蓄水箱11内壁上残留的污垢进行清洗,当清洗完毕后,通过设置的排污管12将清洗后的水进行排出,并且通过拉动控制把手27,带动滑动板22上的卡紧件23与卡紧槽20之间进行分离,完成对盖板17的拆卸,进而取出清洗滚筒28。62.通过设置的清洗滚筒28能够方便对蓄水箱11内壁上的污垢进行清洗,方便快捷,不仅清洗的效果好,而且比较方便。6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标签: